今晚和两位北航博士舍友在一起聚了聚,一位在航天三院302所工作,另外一位在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,工作大致都在2-3年左右。今天在海底捞边吃边聊,一起聚了三个小时,半个小时聊工作,另外两个半小时都在聊学区房的话题。
目前了解的情况是,北京市小学入学排号一般在6月15-17号左右,按照北京户籍对小孩划分为京籍和非京籍两类。我们三位同学都是北京户籍,所以更关心北京户籍的孩子入学条件。
北京的小学对于北京户籍的孩子划分为三类:
(1)户籍和学区房一致,房子位于小学的对口学区。
(2)户籍和学区房不一致,但是房子或者户籍其中之一属于小学的对口学区。
(3)只有户籍,没有学区房,则参与调剂,一般如果不找点关系的话都是户籍三公里之内最差的小学。
北京升学有个政策,孩子只要择校之后小升初的时候还必须调剂,因此最好(必须)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买好学区房,直接让孩子上小学,然后上对口的初中。
北京的初中招生对于北京户籍的孩子划分为三类:
(1)点招,即小学四年级还有五年级的时候可以参与初中的点招进入初中,北京八中一年招收200名小学生升初中,
(2)对口学区,进入民办学校或者国际学校两条路径。
(3)调剂
第二种方式是最多人选择的方式,第一种和最后一种方式人数较少。
城六区的教育质量划分为西城、海淀、东城、朝阳、丰台、石景山。
西城的教育质量平均还不错,学区房11万左右。海淀层次不齐,8-15万不等。为了孩子,还是要咬牙买学区房!
然而,事业单位的工资说出来都没人相信,全部靠着情怀在活着。
和两位同学聊天之后,心情异常沉重,很难,很难,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!为了孩子,努力工作吧。